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
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
(一)学科简介
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于 1997 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本学科获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99 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2002年,本学科在教育部第一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15(参评高校34 所),同年,其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04年,以本学科为依托建立的“东北大学先进管理研究中心”被评为辽宁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 年,本学科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并在教育部第二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 22(参评高校共计52 所),同年,本学科与信息学院系统工程学科合作组建的“先进运作管理中的建模、优化与决策”学术团队入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012 年,本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 24(参评高校共计 102 所)。2016 年,本学科入选东北大学“双一流”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同年,其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2017 年,本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 B+档,排名并列第 19(参评高校共计 187 所,其中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90所)。2021年,以本学科为依托建立的“辽宁省大数据与平台运营管理重点实验室”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近五年,上海“软科”发布,本学科在全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 23。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视管理理论方法与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重点研究与现代生产、经营、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培养具有管理与工程技术相融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协同发展的环境下,管理科学与工程面向社会与经济领域的复杂管理问题,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过程中,从点到面、从面到体,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本学科发展呈现出以下明显态势:
(1) 现代复杂的管理问题和现象使得中西方管理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东西方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整合方式。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和数理思维,探索新的管理问题和新的现象已成为新的热点。
(2) 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企业的商业模式以及社会服务体系,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使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服务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应急管理、数据科学与管理、智慧管理与人工智能、新技术驱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等方向的深入研究,有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3) 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数据科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提供了更加精细的观察社会组织复杂管理行为的工具,能够通过过去无法实施的手段来探索管理理论与方法,并进一步凸显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特征。
(二)研究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
依据管理科学领域国际前沿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关注大数据为管理和决策科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解决现实中大数据驱动的复杂管理决策问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内容包括:大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范式及其理论与方法,基于多源异质大数据的信息挖掘与信息融合,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推荐,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视角下的大数据智能决策,大数据驱动的复杂管理系统建模、预测与优化,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服务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
2、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刻改变了制造和服务业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服务资源与决策过程。瞄准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领域国际前沿、立足中国制造与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关注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前沿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内容包括:服务型制造与数智运营管理,行为与服务运作管理、共享服务资源组织与优化设计,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数据驱动的服务网络优化设计,制造服务平台运营管理。
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依据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际前沿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特别关注数智化环境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供应、生产、分销、交付等多个环节产生的一些 复杂管理决策与优化问题,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物流与供应链运营管理的变化。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内容包括:数智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字经济赋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区块链技术驱动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与供应链减排运作决策,数据驱动的平台供应链运营决策与优化,新零售模式与供应链系统优化,共享经济环境下平台运营管理,电商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和智慧物流配送,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供应链质量管理。
4、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针对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的国际发展前沿以及中国电子商务的现实需求,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内容包括:新兴电子商务模式下基于大数据的客户行为分析方法与客户行为预测方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推荐系统理论与方法等;信息产品定价策略;电子(移动)商务系统的设计与评估;面向用户(个体)行为分析的社会商务网络大数据处理方法;社会商务网络个体行为的聚类、预测和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与方法、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商务网络结构(如外部性)对个体决策行为影响的分析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外部性的个体行为决策模型等。
5、人因工程
依据人因工程领域国际前沿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因工程的现实需求,重点关注解决产品设计、复杂系统人因、作业负荷测量与疲劳、医疗领域人因工程等问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内容包括:产品情感设计理论与方法、复杂系统用户体验测量与交互设计方法、人与自动化系统交互的信任问题、作业负荷的测量与疲劳研究、基于医生诊断思维机制的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开发、医疗人因失误分析与失误防范技术开发等。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崇尚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具备宽广研究视野,拥有严谨科学态度、具备良好精神风貌,扎实掌握学科理论基础和系统研究方法,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管理人才。 具体包括:
(1)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恪守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国际化视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
(2)深度掌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规范的研究方法。
(3)具有获取知识、学术鉴别、科学研究、学术创新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备从管理实践提炼科学问题,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
(5)能够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