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崇德学管谋发展 知书达理育新人。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学院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六年历史,历经了经济管理系、经济系、管理系、商贸系和经贸学院。36年传道授业,春风化雨;36年解惑育人,春华秋实。参天大树必护其根,绵流之水必有其源,值此东北大学建校百年之际总结回顾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学院历史沿革,正是展望学院未来发展之路。
经济管理系于1989年9月在原经济管理教研室基础上成立,成立之初设有会计学专业,当年会计学本科专业首次招生。追溯会计学专业最早一届毕业生是1988级物探专业学生,因专业调整物探专业于1989年转为会计学专业。1995年增设市场营销专业教研室,2001年增设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2006年3月,随着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经济管理系被撤销。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并入商贸系,会计学专业并入经济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入管理系。截至2006年3月,经济管理系拥有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5个本科专业,下设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4个专业教研室。
经济系成立于2006年3月,成立之初设有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3个本科专业。随着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的发展,2007年9月经济系增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管理系成立于2006年3月,成立之初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3个本科专业。商贸系成立于2006年4月,成立之初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3个本科专业及电子商务、国际贸易2个实验室。2007年4月电子商务实验室和国际贸易实验室划归校经管学科实验中心。2012年3月,学校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调整机构设置,进行撤系建院,取消经济系、管理系、商贸系等9个系建制,成立经贸学院等6个学院。
经贸学院成立于2012年3月,成立之初设有会计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2015年,学校调整机构设置,取消经贸学院,成立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成立之初设有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管理学院多年来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主动融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院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目前管理学院设有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6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704人,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会计专硕、艺术学理论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硕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展望未来,管理学院将以“教书育人、严谨务实、崇尚真理、服务社会”为使命,推动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教师个人发展营造空间;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勇于承担社会赋予的历史责任,为社会文化进步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当前发展
多年来,学院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主动融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院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目前管理学院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电子商务、健康服务与管理6个本科专业。其中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在2021年、2022年、2024年多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评级为A+。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704人,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会计专硕、艺术学理论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硕博士研究生1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以高水平学者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梯队。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高级职称31人、中级职称4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5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多人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多人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厅优秀教师。近年来,学院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有一批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的中青年学术人才加盟学院,成为教学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提升现有师资的同时,学院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师资力量日趋成熟。
学院近五年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共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SSCI/SCI/EI源期刊论文120余篇,《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管理评论》等中文CSSCI源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和编著等共7部;专利授权16项;成果获奖5项。获批纵向项目1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40项;获得各类横向项目40余项;科研总进款1400余万元,其中纵向项目进款800余万元、横向项目进款600余万元。学院重视智库建设,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着力于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决策咨询建议。苏锋教授撰写的关于动漫产业发展动向的资政报告被教育部咨询专刊综合采用,杨勇副教授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报送的《关于以协同治理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得到副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学院下辖一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在2010年被河北省科协确定为河北省科普资源开发创作基地,2011年被河北省科技厅确定为河北省省级科普基地,2017年获批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还包括秦皇岛市互动媒体与科普展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社区研究所等。2024年由学院任嵘嵘老师带领团队主导建设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秦皇岛市)获批河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此外,学院下辖10个科研研究所,包括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所、动画产业研究所、创新创业与风险投资研究所、宏观管理研究所、信息管理技术与应用研究所、东大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营销与组织行为研究所,制度与文化研究所,现代制造与工业工程研究所,过程数据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所,为教师学生的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积极支持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学院先后与上海惠普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埃森哲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大连)、上海汉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港务局、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学院积极引导支持教师和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学院负责在校内承办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五星)、“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四星)、“寻康杯”全国健康服务与管理情境模拟沙盘竞赛(四星)3项竞赛;电子商务创新团队和财务决策模拟创新团队获校学生创新团队。近五年学院共有4000余人次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其中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有近2000人次。46个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等科技创新竞赛的国家级一等奖(特等奖)。七星级竞赛成绩显著,学生参与七星级比赛获得国家奖项目合计38项,一等奖5项,其中我院学生负责的项目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有百余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信息技术、金融、教育管理等领域的重要力量,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着作用。
展望未来,管理学院将以“教书育人、严谨务实、崇尚真理、服务社会”为使命,推动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教师个人发展创造空间;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勇于承担社会赋予的历史责任,为社会文化进步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以上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3日
冀ICP备05002793号-1 | 1987-2019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